草业科学专业2022级赴川西北草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2025年07月09日 12:53
7月3日至8日,在学院副院长马啸教授带队下,草业科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赴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阿坝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草地调查、管理与生态实践教学活动。此次实践教学作为草业科学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是学生从课堂走向草原、从理论衔接实践的重要桥梁。
4日上午,90余名师生前往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二农场基地,参观了高原牧草及生态草种质资源圃。在马啸教授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高原牧草的基本特性、选育技术与栽培要点,对各高原主要栽培牧草形成了系统认知。下午,师生在西南民族大学张伟老师带领下,参观了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站。随后,师生一行前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基地,在白彦福特聘教授的讲解下,对模拟增温、降雨、碳氮循环等全球气候变化控制试验进行了深入了解。
5日上午,师生走进红原县牧草产业园。在马啸教授的带领下,师生参观了园区并详细了解了其建设历程、发展目标与生态意义。之后,师生前往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沙化草地防治示范点,在刘琳教授的现场指导下,同学们动手开展了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调查。下午,在日干乔湿地公园,同学们进行湿地群落植物调查,深切感悟红军长征过沼泽草地的革命精神,同时参观了国家若尔盖湿地生态站日干乔观测点的各项设施及碳通量收集装置。
6日,师生前往阿坝县川西北高原牧草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在县农牧局基地负责老师的讲解下,师生从阿坝县饲草产业发展现状、三级饲草体系构建等方面,详细了解了基地情况,特别是对高原生态修复与畜牧业融合发展的“源-研-繁-推”一体化利用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了解。
7日,在若尔盖县阿西乡鼠荒草地,同学们在草地资源与生态系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习了无人机调查鼠害的方法,以及主要鼠害类型与防控技术,并开展鼠害洞口调查活动。活动还特别邀请藏区知名环保人士扎琼巴让老师,分享他在草原生态保护实践中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草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在返回红原县途中,同学们参观了瓦切镇牦牛养殖与牧草种植一体化发展的草牧业新模式,深入了解了川西北高原牦牛“放牧与舍饲育肥”相结合的现代化草地畜牧业模式,深刻理解了新模式对藏区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本次专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草原,既领略了川西北草原的壮美风光,也加深了对当地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现状的了解,更亲身体验了野外工作的艰辛。通过此次实践,同学们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被进一步激发,明确了今后专业学习的重点与方向,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清晰思路和有力指导。

马啸教授讲解牧草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刘琳教授讲解高寒沙化草地治理修复示范区植被修复

白彦福特聘教授讲解川西北草原鼠害

学生开展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调查

学生开展鼠害调查

日干乔湿地国家公园开展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