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同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回信精神,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等国家战略,引领广大青年在大思政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现就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一、实践主题
“科创乡村·青年实干”大思政实践
二、实践对象
面向我院全体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和专职团干部带队参与实践,支持鼓励跨校区、跨年级、跨专业组队。
三、实践内容
(一)乡村振兴新质实践万里行
1. “天府粮仓”科技助农大实践
聚焦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依托科技小院、科创团队,发挥专业特色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发展、产业发展、智慧农业打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良种良技推广、生态环保宣传等学术实践活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创新活力。
2.城乡融合万村大调研
结合城乡融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等重要背景,以川渝各县域乡村为重要切入点,围绕乡村人才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调研实践,形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资政建议,助力写好“四个融合”大文章,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 二)农业强国建设万村感悟行
1.“ 强农兴农”红色基因传承实践
结合校本红色文化传承,组织学生重走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形成有温度的实践故事、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有感染力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在实践中传承弘扬 “川农大精神”,坚定强农兴农初心使命。
2.“ 强农之路”发展成就观察与理论宣讲实践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和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为现实教材,走乡村、入基层,通过回访调研、入户宣讲、社会观察等形式,沉浸式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 讲明发展前景,激发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
3.“兴农有我”劳动(耕读)教育协同实践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专业特点,走入社会、乡村、企业,将“一正四强 铸魂六器“的劳动教育特色育人模式和“四耕五读”的蜀韵耕读育人体系成果应用于各项社会实践中,协同融入专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助力乡村振兴。
(三)青春筑梦实干兴乡万岗行
1.百名硕博青年实干建新功
选派全日制在读优秀硕博研究生深入基层各领域兼职开展实岗锻炼、兼任基层团干部,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攻关等,开展产业帮扶、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基层治理、青年状况调研等实践锻炼,推动思政、学术、实践深入融合,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和综合能力双向提升。
2.万名学子返乡实践谱新篇
鼓励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结合“返家乡”“逐梦扬帆”等相关要求,号召广大学子返乡参与政务实践、岗位实习、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实践,将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发展,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
3.学生资助政策乡村行
鼓励受助学生担任“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组建学生资助宣传实践团队,走基层、到农村、入社区、回母校,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及学校的学生资助政策、让学生资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励志故事,调研了解困难学生家庭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受助、感恩、回馈”的资助育人理念,培养学生感恩知恩、担当奉献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四)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实践计划(地方专项)
按照“校地协同、项目对接、产教融合、青年参与”工作理念,发布乡村振兴地方实践专项,通过“地方出题、青年答题、真题真做”的“揭榜挂帅”形式开展实践,引领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青年担当。(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四、实践方式
实践时长不少于7天。原则上要求全体同学参加,23、24级同学尽量均以团队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22、23级同学将科研创业项目转化为实践中,22级实习,23级思政课实践均可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报名,应参尽参。
1. 团队形式:(6—15人)
鼓励根据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跨专业、跨学院、跨校区组队,实践时长不少于7天。
2. 个人形式:
按照“返回家乡、就地就近”原则,积极参与逐梦扬帆计划等返家乡实践、到社区报到实践以及其他社会实践,实践时长不少于7天。
五、项目资助
1.学院资助。学院进行适当的经费资助,资助团队数量和金额视实践成果而定。
2.重点团队资助。学院遴选打造0-2个重点团队,获评校级重点团队的由校团委统一审核后给予经费支持。(含基础支持,开展过程好、实践结果优的团队给予后续补助。)
3.学生自筹。其余经费可由同学通过赞助、公益组织合作等多种方式筹集。
六、材料上交
时间、地点 |
团队形式 (队长统一收齐上交) |
个人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 |
2025年6月6日中午12:00前打包压缩发送至邮箱: cndckysz@163.com |
1.各队员《附件1.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承诺责任书》电子档(可拍照) 2.《附件2.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表》电子档 3.《附件3.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汇总表》电子档 4.《附件4.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书》电子档(若申报重点团队需填写) 注:文件打包后命名为“团队名称+队长姓名+队长电话”。 团队完成组队后完成平台注册及社会实践团队报备(详细流程见附件7) |
1.《附件1.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承诺责任书》电子档(可拍照) 2.《附件9.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形式汇总表》 注:每个班需汇总到一个表中。 文件打包后命名为“班级+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汇总” |
2025年6月7日14:30——18:00上交到学院板房 |
1.《附件2.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表》纸质档 2.《附件4.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书》纸质档 |
|
下学期开学后上交,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
1.《附件11.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总结书》 2.《附件10.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信息汇总表》 3.《附件8.2025年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结项表》 4.各队员心得(不少于1200字) 5.实践图片5-10张 6.实践新闻(普通团队至少3篇,重点团队至少5篇) 7.感谢信/表扬信/基地协议 8.其他材料(视频、调研报告等) |
1.《附件2.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个人)报告》 2.其他材料(感谢信、表扬信、新闻稿、视频、调研报告等) |
注: 1.附件2需有鲜章,若无法盖章,必须提交其他证明材料:如拍摄的视频资料(需有本人出镜),撰写的调研报告等。 2.各队员心得中须有两张能证明本人参与了社会实践的照片(一张有本人的团队合照,一张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人照)。 3.所有提供照片需jpg.格式,原图大于2M。 4.新闻需在A类或B类网站进行投稿(网站种类见附件6)。 |
请加入草业科技学院社会实践交流QQ群:819635169或134926406相关通知以群内公告为准。
附件1.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承诺责任书
附件2.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表
附件3.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
附件4.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表
附件5.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项目(个人)报告
附件6.社会实践校外宣传新媒体平台说明
附件7.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操作指南
附件8.2025年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结项表
附件9.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形式汇总表
附件10.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信息汇总表
附加11.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总结书
共青团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委员会
202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