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选择筑未来,以探索启新程——草学202202班生涯规划拓展课助力学生破局职业迷思
2025年03月16日 15:20

为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草学202202班有幸邀请经验丰富的生涯规划师杨文静老师,帮助学生在职业探索中实现从”学业规划”到”职业行动”的跨越。课程聚焦职业信息搜索、目标定位与职业适应力培养,引导学生以全面、动态的视角规划未来,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生的选择权,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偶然的机遇里。”杨文静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引,揭开序幕。这场融合理论研习、实践探索与价值观碰撞的活动,通过公派留学逆袭案例、职业测评工具、沉浸式互动等多元形式,为处于生涯关键期的大三学子注入规划动能。

图1生涯规划师杨文静老师讲课现场

真实故事叩击心灵:选择权在逆境中闪光

”从双非院校到世界五百强企业项目总监,公派留学的机会改写了我的人生脚本。”杨文静老师以亲身经历展开叙事。高中期间,她主动争取到全市仅3个的公派留学名额,远赴拉丁美洲留学,在攻读本科及毕业工作的那十年期间,在海外积累了深厚的跨文化沟通经验与高端项目管理经验,归国后凭借”差异化竞争力”再次入职某500强企业,并逐步完成从职场新人到区域总监的跃迁。”职业发展的本质是每一次关键节点处的选择积累,”她强调,”每一次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甚至社团活动,都是在为未来增加选项筹码。”而生涯之学,实乃应变之学,人生没有绝对正确的样板或标准答案,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在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双向作用力的促进下,选择并塑造出属于自己的更加丰富精彩的生涯。台下学生纷纷记录下”主动创造机遇,而非等待命运安排”的箴言。

理论赋能:舒伯生涯发展模型破解大三焦虑

”大三不是迷茫的代名词,而是生涯规划的黄金窗口期。”杨文静老师以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为框架,剖析25岁前”探索阶段”的核心任务:通过自我认知与职业世界双轨探索,逐步缩小理想与现实的鸿沟。现场通过”生涯彩虹图”绘制,学生直观看到自身在子女、学生、公民等多元角色中的精力分配。”原来我对‘工作者’角色的投入不足30%,这解释了为什么总感觉职业目标模糊。”一名同学笑着说。

图2学生现场体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工具落地:从测评到拍卖,解锁职业密码

杨文静老师以”航海模型”比喻职业发展:罗盘(价值观)指引方向,船体(能力)抵御风浪,而调整航线的勇气比一张完美的地图更为关键。

活动现场,学生们通过”SDS职业倾向测评”开启自我探索之旅。基于霍兰德六型理论,测评从”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等六个类型解析个体特质,最终生成涵盖教育、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的适配职业清单。”测评结果显示我的‘社会型’与‘艺术型’得分突出,这让我重新考虑将公益策展纳入职业选项。”一位同学表示。该环节通过数据化呈现个人优势,为学生提供精准定位参考。

现场展开了一次新颖有趣的”价值观拍卖会”:活动设定20项价值观标,学生需用虚拟货币竞拍”财富自由””社会影响力””工作生活平衡”等选项。这场没有输家的博弈,让许多学生陷入激烈取舍:”竞拍时既要评估‘价格’,又要直面内心优先级,我终于理解为何职业选择需要价值观导航。”参与学生感慨道。一位余姓同学以全部资金拍下”美感”,成为全场最高票数后上台发表感慨:”竞拍时的纠结让我意识到,有些价值观值得坚守,而有些则需要战略性的妥协,但我坚持认为美对于我来说就是最重要的”。

图3生涯规划师杨文静总结与互动分享

师者寄语:规划是动态的勇气

”生涯不是填空题,而是不断修正的简答题。”周冀琼老师在总结中提到,规划的核心在于”动态的勇气”,即面对变化时不断调整策略,勇于试错与迭代。”不要害怕走弯路,每一次尝试都是自我发现的宝贵机会。”她鼓励学生将生涯规划视为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重要的是持续前进,享受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活动接近尾声之际,同学们分组探讨了舒伯生涯发展模型及未来规划。大家深入挖掘了职能内涵,明确了岗位的功能与价值。课程中融入了”职业四维度分析法”,从多角度全面透视职业,助力学生精准定位职业选择。部分同学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明确了自身的兴趣与优势,还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有同学感慨,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制定计划,更在于学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自我定位。贺梦奇同学分享道:”今天不仅收获了实用的工具,更在价值观的碰撞中认清了自己为何出发。”吴承静同学则感慨:”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紧贴实际需求,帮助我们系统掌握了职业信息搜索与定位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浅。”赵佳芮同学认为,本次课程对同学们的影响深远,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将长期发挥作用。

此次生涯规划课程,不仅为草学202202班的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勇敢选择的热情。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踏上属于自己的生涯旅程,用选择与探索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4.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