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杨高文教授应学院邀请做客“草苑讲坛”,在大学科技园A717会议室作了题为《生态系统对复合干扰的响应模式和应对策略》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周冀琼副教授主持,张新全教授等多名老师、部分博士后、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杨高文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生态系统面临着多种复合干扰,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的增温、增二氧化碳、放牧利用以及农业生态中的人类活动等多因子干扰。这些干扰因素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长期定位实验和模拟研究,杨教授揭示了生态系统在复合干扰下的响应模式,包括植被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规律。他强调,生态系统对复合干扰的响应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报告中,杨高文教授还提出了应对复合干扰的策略,包括优化放牧管理、生态系统修复以及适应性管理措施等。这些策略旨在增强生态系统对干扰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力,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问答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以及复合干扰下的生态系统修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杨高文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答了师生们的疑问,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
此次学术报告会为学校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加深了对生态系统复合干扰响应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人简介:
杨高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生物研究所Matthias C. Rillig教授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21年底以杰出人才身份加入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微生物与植物互作及其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为:提出了土壤微生物驱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框架,厘清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草地生产力时间稳定性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单因子干扰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豆科植物维持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多因子干扰削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作用机制。主持完成了德国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江苏省青年基金各1项,现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各1项。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Ecology Letters, New Phytologist, Soil Journal of Ecology, Oikos, Plant and Soil等杂志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7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被引3000余次,H指数21。现任Plant and Soil Section Editor, LANDSCAPE 2024国际会议学术委员, iMeta,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中国草地学报》青年编委,曾担任J. App. Ecol. Associate Editor Mentee(2019.1-2020.12);为Nat. Commun., Sci. Adv., New Phyt., Phil. Trans. R. Soc. B., J Ecol., J Appl. Ecol., Ecology, Plant Soil, Res. Ecol.等杂志审稿。先后在Wageningen Soil Conference、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ycorrhiza (ICOM11) & the 5th International Molecular Mycorrhiza Meeting (iMMM5)、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和中国草学会年会做学术报告。